文/重楼
“手机上的新浪”昨天下午在微博上搞了个话题,“长期喝冰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”。截至刚刚,话题阅读次数3.3亿人次,讨论次数1.8万,其中阅读次数的3.2亿和讨论的1.7亿都是今天贡献的。
这话题不可谓不热。
那么“手机上的新浪”究竟是什么观点呢?
这篇转自《新周刊》的文章观点很明确:
想喝就喝,没啥大不了的;无论冰水热水关键在于喝够喝舒服,冷热是最不重要的;甚至高温运动配冰水,可能会提升运动表现;当然,身体状态如果不好,可以避免喝冰水,并且身体也会用自己的反应来提醒你要不要喝;没有实验证据表明,长期喝冰水会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。
此种说法,当然与国内的传统习惯形成了反差——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喝冰水凉水的习惯,国内喝开过的水、温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——引发热议也就毫不奇怪了。
典型的类似观点,比如春雨医生提到的,喝热水其实是为了杀毒灭菌,久之就形成了习惯,以今天的卫生条件,其实已经没有必要了。
果真如此吗?
首先看第一点,“手机上的新浪”提到的,“高温运动配冰水,甚至可能提升运动表现”。正文中做了更为细致的描述,诸如:热到自行车后座可以煎蛋的季节,喝冰水还能预防中暑;高温环境中运动,多喝水是预防中暑乃至热射病的重要措施,喝冰水的预防效果则更好;在运动时喝冰水,不仅能有效降低体温,甚至还能提高你的运动表现。
这样的所谓“科普”,显然是极为不负责任的。
在高温条件下,剧烈运动或高强度劳作状态中,哪怕喝冰水是需要极为严苛的条件也是有技巧的。
正如“央视网快看”今天发布的新题提到的,从很热环境到很冰环境,会导致心脏上冠状动脉的血管痉挛,长时间痉挛会导致心源性心梗。所以冰饮料不是高温作业或激烈运动后的首选,哪怕真要喝也得小口喝、慢慢喝。
这其实也顺带反驳了“手机上的新浪”转载那篇信息误导人的第二个关键点,身体会说话,只要爽,就没啥问题。很多时候,身体并没啥反映,但正是长期的习惯,最终成为了某种疾病的病根。
高温作业或剧烈运动之后,猛喝冰水,相比逐渐积累的可能导致心源性心梗,最大的问题是神仙也救不回来的猝死。
该文的这种误导,显然是极为不负责任的。
第二个争议的点,其实就是上文提到的“身体会说话,只要爽,就没啥问题”。
本来嘛,人体有一定的调节能力,这个范围在人健康且基础代谢能力强的时候还很宽,所以有许多人在当下喝了冰水的确身体也没啥不舒服。
然而,怕的就是那些年纪很小、年纪稍大或者身体条件没那么好的,喝的时候没啥感觉,日积月累,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,悔之晚矣。
这位网友的感受就很明显,此前没啥问题,当时喝得也很爽,按照“手机上的新浪”那篇文章的观点,其实就属于没啥不良感受就可以毫无禁忌的喝那种,然而,过后就是能感到到肠胃活力的明显下降。
其实有的西医也反对这种观点,比如微博上认证为“海南省人民医院刘元税医生”的“医心医意刘医生”(急诊科医生)就认为喝冰水对心脑血管等系统都有负面影响,只是不知道刘医生这些看法究竟有没有所谓的“实验数据”(见下图):
因此,他建议,日常最好还是喝温水,水温在18℃-45℃之间比较合适。
那么中医如何看待这一问题?
《孙真人卫生歌注释》中说过:“盛暑之时,伏阴在内,腐化稍迟,瓜果园蔬,多将生痰,冰水桂浆,生冷相值,克化尤难。”意思是:夏天炎热时,阳气宣发在外面,阴气就被郁于体内,如果过食生冷,就会使寒湿盛于体内,不容易被脾胃消化。
这就是脾胃虚寒则失摄。
与此同时,形寒饮冷则伤肺。
《素问》:“诸气者皆属于肺,此四肢八溪之朝夕(潮汐)也。”肺为相傅之官,主治节,并且肺为五脏中唯一直接与“天”相连的,功能亢奋、极端燥热状态下,贸然被冷水所激,轻则留下“伏火”病根,重则当场致病。
像那种人激烈运动或者牲畜夏日劳作之后冷水爆饮当场死亡的,民间俗称“肺激炸了”。
有经验的牧民都会通过在水中添加牧草或者麦子皮等方式,以防止牲畜过快饮水,喝大量凉水而死。
而剧烈运动之后,不能骤停,需要维持一定时间的小负荷运动,并且不能猛喝水,尤其不能猛喝凉水(更别提冰水),在今天以前,笔者一直以为这是体育界、西医界各自及共同的共识。
然而,目前有些人竟然以科普的名义称,只要当下没有出问题,只要当下没有感觉不舒服,那就放心喝冰水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