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丨科普

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个说法,人照镜子时看到的自己,总是比别人眼中的自己要好看30%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1

Tips:哈哈镜的原理是曲面镜引起的不规则光线反射与聚焦,造成散乱的影像。镜面扭曲的情况不同,成像的效果也会相异。常见的变换效果有高矮胖瘦四种效果,镜面材质有金属哈哈镜,玻璃哈哈镜等。

不仅如此,我们拿相片中的自己和镜子对照,也能发现照片总会把自己拍得很丑。这些说法真的正确吗?原理又是怎么回事呢?

镜子里的自己真的更好看吗?

一个事实是,镜子里的自己确实要比从照片上看自己感觉舒服得多,不过网上说得比别人眼中的自己好看30%却是谣言。

因为观感这方面因人而异,没有办法做出数字化的统计。科学家也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。我们觉得镜子里的自己更好看,是因为我们自己更习惯这个视角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2

Tips: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改变晶状体焦距获得倒立的、缩小的实像。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远的点叫调节远点,正视眼所能看到的远点在极远处;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近的点叫调节近点,两点之间称为调节范围。

正如现在的AI智能很难分清一张脸一样,我们人类在人脸方面其实也存在缺陷。视觉是由视网膜传输到大脑之中后,被加工利用识别之后形成的一种印象,而不是事物真实的模样。

其实只需要简单换一个角度,我们大脑处理人脸的能力就会相形见绌。

在宇航员第一次进入空间站生活时,他们发现了一个现象,就是有时候他们没法理解同伴脸上的表情。原因也很简单,空间站里没有重力,人随意漂浮,角度变化带来的陌生感让大脑的视觉处理失效了。

我们在地面上也能简单还原这个现象,只需要把一张照片倒过来看,你就会发现非常别扭,也很难分清这个人的表情究竟是开心还是悲伤了。也就是说,对人的大脑来说,越是熟悉的东西,看上去就越顺眼。这其中的原理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归因理论和多看效应来解释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3

Tips: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,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之一。归因是指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推论出行为原因、因果关系。归因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归因,以及为何在某情况做出某种归因,在另一情况做出另种归因的理论。

首先是归因理论,它指的是人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做出合理化的解释。这在我们到外地旅游的时候感触最深,你会发现当地有很多看起来非常神奇的风土人情,而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,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。

其实你自己身上也有别人看起来新鲜神奇的部分,你以为这没有什么了不起,直到别人说出来你才会发现这居然是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。我们人类总是在给身边发生的一切找寻合理性,因为只有这样,你才能更好得适应环境生存下去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4

Tips:集中营,一种拘押战俘、政治犯或特种囚犯的地方。通常被羁押至此者,没有受到公正的审判,甚至不经起诉程序。所以集中营和一般的监狱不同,囚犯不仅未享有人权保障,而且管理人员时常可随意杀害囚犯。

举个例子,在和平年代,我们很难想象人们在尸横遍野的战乱环境中究竟是怎么挺过来的。毕竟,真正的战乱可是要比电影中表现得要恐怖的多。你甚至无法理解,二战集中营中的犯人,为什么可以忍受剥削和虐待,依旧坚毅得活着。

但是,如果我们真的进入战争环境,不管你愿不愿意,你也会很快适应与死亡相伴的生活。这是因为,我们会把身边的一切都合理化,试图给它找一个容易接受的理由来让自己过得“安心”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5

Tips:亚洲人的长相特点:脸相对长且平,有蒙古褶,鼻翼不很宽,浅棕黄肤色,黑直发,体毛少。

这个心理效应在面对镜子的时候同样适用。比如说小编的鼻子大,眼角也有雀斑,但是自己天天照镜子,会觉得这并没有多么难看。你已经熟悉了自己脸上的缺点,并且内心深处会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,比如说亚洲人好多都是宽鼻梁,平时见到和我类似的人多了去了,它们没把这当回事,我为什么要在意等等。

于是,你会渐渐忽略自己脸上的缺点,把它当做正常现象。而面对陌生人,你往往会挑剔得多,总能注意到对方脸上的缺点,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门槛。也就是说,在归因理论的影响下,你会比别人,更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,也更容易忽略自己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6

Tips: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,心理学上称为“多看效应”。多看效应不仅仅是在心理学实验中才出现,在生活中,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这种现象。

其次是多看效应。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碰到。比如一个人初次见面的时候,你会觉得对方相貌平平或者有点不符合自己的审美,但是随着接触变多,你会发现这个人也没有多么难看,甚至还有些独特的魅力。

在20世纪60年代,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一个实验。他让一批志愿者在一些照片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。这些照片里有的只有一张,而有的会重复很多次,甚至二十多张一样的照片。结果志愿者看完之后,大多都选择了出现频率最高的照片。也就是说,只要重复曝光的次数够多,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上这张照片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7

Tips:镜中的自己更好看的另一大原因是照片在拍摄过程中,不同焦距会对脸型产生不同变化。上图中间的是正常拍摄时50毫米的焦距,不同焦距下的相貌差异肉眼可见。

现在好好想想自己的生活,为什么广告商要不间断得大批量投放广告?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更多人看到,而是让更多人熟悉,产生莫名的好感。

在以上这些效应的加持下,你会逐渐喜欢,并在镜子里找到自己的优点。如果你总是在镜子前,摆出同样的角度看自己,就说明你已经被自己给欺骗了。

你以为自己今天打扮得很漂亮,但在别人的眼中,也不见得有多么亮眼。那么问题来了,照片中的自己比镜子前的看起来更丑,道理是不是一样呢?

为什么人总觉得照片里的自己很丑?

首先可以肯定的是,照片里的自己看起来丑,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是我们不熟悉照片导致的。

在镜子中看自己,上下相同,左右颠倒的反像,而照片中的却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东西一样,是正像。这个细微的变化,让照片里的自己看上去熟悉又陌生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8

Tips:当你照镜子时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“你”,镜子里的“人”就是你的“像”image。在镜面成像中,如果是两个人面对面,你的左边就是在对方的右边,你的右边就是在对方的左边。这样的效果也叫镜像。

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的脸是完全对称的,比如说我们梳头发总是习惯性地偏向一边,而且人的两只眼睛也总有细微的差别。就连我们笑的时候,两边嘴角扬起的角度也有不同。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次数比看照片的次数要多,结果我们更熟悉镜子前的自己,而不是照片上的自己。尽管差别很小,但看起来总觉得不太舒服。

这在跟别人合影的时候感触最深,你总是会感觉大家都挺上镜的,唯独自己看上去不太顺眼。这是因为,照片中其他人和你平常看到的差不多,唯独只有自己和平常镜子中看到的有差异。

所以,以后觉得自己没有别人上镜的时候,你需要明白,你只是不熟悉照片中的自己罢了。

此外,这里还有一个“冻脸效应”的心理机制在作祟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9

Tips: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,人们觉得看视频中一直在动的人脸,比看视频中的截图要好看得多。这还是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机制造成的。

自古以来,人类一直都习惯动态视觉,我们并不会把一个影像暂停之后仔细看。对一个人的印象也是综合面部特征以及各个角度形成的抽象模型,我们可以把它叫做“平均脸”。在平常,我们总是把一个人的音容笑貌去和印象中的“平均脸”做对比,形成了我们“看到”的印象。

而照片和视频截图,却是反直觉的存在。这时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明确客观的静止图像,这个我们心中的“平均脸”有很大的差别。越是不熟悉的东西,我们对它的接受度就越低。这一系列心理效应,都让照片中的自己“奇丑无比”。

当然,有些时候也并不是心理作用,而是相机本身确实有缺陷,结果导致拍出来的人脸并不是真实的样貌,比如前置摄像头的广角畸变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10

Tips: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、视角大于标准镜头、焦距长于鱼眼镜头、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头。

为了尽可能得扩大手机屏幕的尺寸,前置镜头一般都做得很小,为了让小摄像头可以记录更大的画面,因此都安装了广角镜头。这是无奈之举,要不然想用前置摄像头拍出完整的一张脸,你就需要把手机离得很远。不过,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,其实是有弯曲的,离中心轴越远,变形更严重。

很多人不清楚其中的原理,每次拍照的时候都会把脸的中线和画面中央贴合,这样两边的脸就会比原本看上去要大。这里小编教大家一个诀窍,在拍单人照的时候,最好选择侧面面对镜头,这样由于畸变效应,鼻子看上去会更加挺拔,人像就会更好看一些。如果说一群人在一起拍照,那么最好选中间的位置站,因为这里的畸变最小,所以看起来比其他人的脸要略小一些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11

Tips:图像锐化image sharpening,是补偿图像的轮廓,增强图像的边缘及灰度跳变的部分,使图像变得清晰,分为空间域处理和频域处理两类。

此外,大家比较多的一个困惑是,为什么照片中拍出来的痘痘非常明显,但是照镜子时却没有这种感觉呢?这也是相机本身的问题,也就是图像锐化处理。

图像锐化处理是相机为了弥补像素不足而作出的处理。现在好一些的手机摄像头在2000到3000万像素,而人眼看到的影像换算过来高达5.76亿,两者之间天差地别。正是因为手机像素太低,所以一些明暗变化会比较模糊,再加上单个摄像头没有立体感,所以背景和人像的轮廓看起来比较模糊。

为了弥补这些不足,相机会自动调整图像中的线条,让它们更加清晰明显。这就导致原来不太明显的痘痘,在锐化处理下显得非常清晰分明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12

Tips:手机像素是指手机屏幕的分辨率,屏幕图像的精密度,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的多少,是手机的重要参数之一。

另外,相机拍摄对光线要求很高。如果光线比较昏暗,那么相机中的噪点就比较多,看起来很黑很模糊。但如果光线太足,那么拍出来的相片对比度过分饱和,就会把脸上美中不足的地方显现出来。依照经验,现在的摄影师为了让人脸显得更白,会打上偏黄的暖色光。一般情况下,现代装潢设计中也会给卫浴安装暖色光,原理也是如此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13

Tips:数码单反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,简称为DSLR,是一种以数码方式记录成像的照相机。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SLR,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。

此外一个相机的焦距也会影响人脸的样貌,一般来说焦距越长的相机,拍摄出来的人像立体感越好,而焦距短的相机拍摄出来的人像看起来干干巴巴,失去了原有的立体感。很多人都说,现在手机都有了摄像功能,单反相机是不是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呢?事实并不是如此,单反相机因为有更长的焦距,所以拍摄出来的人像和风景看上去更有味道,这是现在手机多装几个后置摄像头也达不到的效果。

结语:

到了这里,相信大家已经对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更好看有了答案。镜子里的自己其实更接近眼睛看到的真相,也是我们对自己形象最熟悉的样子。而相机到现在依旧没有办法超越人眼,所以拍出来的人像总是和现实中不同,这才给了我们一种陌生感。

照镜子比本人好看30%?附科学依据-14

Tips:修图也即修改图片,将图片进行一定的处理,修调,从而达到需要的效果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修图的要求也随之提高。

其实,我们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也可以活用这些现象。如果想要让周围的人对你感到亲切,那么经常表现自己,不用做出什么功绩,都可以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。时间能冲淡我们留给人的第一印象,如果一直保持高冷,大家真的会忽略你的魅力,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透明人。

(0)